光榮與責任
英語教研組老師 劉夢雪
我們生活在不斷急劇變動的世界,同時我們也生活在一個不斷進步的中國。中國每一段新的征程的開始,都讓國人充滿憧憬,在新起點整裝待發(fā)的我們,應當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。
時間的轉(zhuǎn)軸, 非一般的回撥,回到那振奮人心的百年追夢史,在中華民族一百多年的追夢歷程中,近代史初期,面對西方文化的侵入,最早的有識之士曾提出“睜眼看世界”、“師夷制夷”的主張。甲午戰(zhàn)爭后,有康有為梁啟超的戊戌變法六君子們敢于在閉關鎖國中向往“開放中國”,相信我們都記得梁啟超先生敢于在風雨如磐的舊社會呼喚“少年智則國智,少年富則國富,少年強則國強,少年獨立則國獨立,少年自由則國自由,少年進步則國進步,少年勝于歐洲,則國勝于歐洲,少年雄與地球,則國雄與地球”;新文化運動后,有魯迅、蔡元培、陶行知等人不斷探索發(fā)展中國的教育;更有國父孫中山先生在腥風血雨中為之奮斗的“人民中國”,倡導民族主義、民權主義、民生主義的三民主義;有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氣壯山河的宣布“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”,帶領全國人民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,建立了新中國:更有鄧小平先生面對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的一句“主權問題是不能夠談判的",帶領我們走進改革開放的新時代,回顧這一切我們可以明白:苦海的災難已在慢慢遠去,但慢慢修遠的長路仍在鋪展,作為新時代的教師,我們要走的路仍然坎坷不平,教育事業(yè)仍然方興未艾。
作為職業(yè)院校的學生,你們有個性,有血性,是新生的力量,是蓬勃的力量。你們滿懷希冀踏入樂山市知行旅游職業(yè)高中的大門,你們的人生將重新?lián)P帆起航。這里同樣有誨人不倦的老師,有朝氣蓬勃的同學,每一個職校生都肩負著時代所賦予的責任,新時代的教育需要你們這些技能性人才,你們同樣能成為令老師們驕傲的存在。而作為職業(yè)院校的老師,我們要擔起自己的職責與使命,要清楚我們要培養(yǎng)什么人,怎樣培養(yǎng)人,為誰培養(yǎng)人。職業(yè)院校的老師是一群了不起的群體,我們有著更加獨特的使命,我們的學生更加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,他們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更容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,我們可以直接地為國家輸送人才,因此,我們身上的膽子更加的重。
教師要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使命。
在新時代下,教書育人工作不能只限在課堂中、課本上,更需要扎根學生的日常生活,扎根于崗位,要把學校教育與社會聯(lián)結起來,對接未來,同時讓價值觀教育落到學生的日常行為中去,不能忽視。學生的成長呼喚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。教師工作具有很強的示范性,而學生又有一種特殊的向師性,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,由此我們老師的責任和使命就要建立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??鬃釉唬浩渖碚涣疃?;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。我們老師要從小事做起,從自我做起,小至辦公桌上一本書的放置,電腦硬盤內(nèi)一個文件的存放位置,大到對社會對國家的態(tài)度和言語都會影響到學生,所以我們要以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;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;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,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。正因為有這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在我短短兩年的從教時間里,我也會適當?shù)囊髮W生們要清楚自己作為學校主人翁的責任。是不是應該從小事做起呢?今天充分利用好時間了嗎?上課時腦袋有沒有轉(zhuǎn)動呢?作業(yè)是不是都完成了?有沒有讓父母操心呢?而學校和教師一方面要創(chuàng)新感恩教育,去播撒社會責任意識的種子,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社會,從小我走向大我。另一方面,教師更要尊重學生身份角色,在尊重學生性情、經(jīng)驗和生活的基礎上使學生受到人格的感化,賦予學生更多參與社會實踐的自主權,不斷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。
教師要踐行實干興邦、實干興校的精神。 偉大的思想根源于偉大的時代,偉大理論源自偉大實踐。時代和實踐都不斷發(fā)展變化,我們的思想和理論也必須不斷發(fā)展變化。只有用不斷發(fā)展的理論,指導不斷發(fā)展的實踐,才能產(chǎn)生巨大的推動力量。職業(yè)教育在國家現(xiàn)代化建設中所發(fā)揮的作用越來越重大,國家和社會對職業(yè)教育的期待和要求也越來越高,因此,新職業(yè)教育法的頒布為我們指明了方向。我們要在迅速變化的時代贏得主動,要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,就要積極、主動、深刻地參與社會實踐。
辛苦的耕耘是為了收獲豐碩的果實,努力干出成績不僅僅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,更是對學生以及家長負責的態(tài)度。作為一名教師,踐行實干精神,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心,兢兢業(yè)業(yè)、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。踏上三尺講臺,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路,熱愛學生,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(yǎng)。教師的戰(zhàn)場與舞臺是課堂,是實訓場地。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,將平時理念、觀點融入課堂教學中,不斷實踐、理論、再實踐,努力提高教學質(zhì)量。而實干落實到具體,就是要干好每一天的工作,上好每一節(jié)課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,讓學生全面發(fā)展。
教育是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的重要基石,關系到人的全面發(fā)展,我們要形成教育發(fā)展和個人發(fā)展的更大空間,使每個學生都成為有用之材。